从7·23东北大学生溺亡事件反思企业安全隐患的治理

发布时间: 2025-07-29


“7・23 东北大学生溺亡事件” 中,从学生对野外水域风险的漠视,到相关区域安全防护的缺失,再到应急救援的不及时,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将悲剧推向了最终的发生。这与企业安全隐患治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,企业安全隐患就如同野外水域中潜藏的危险,若不加以重视和治理,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。因此,从这一事件出发,反思企业安全隐患工作的治理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7月28日,总经理召开了安全会议,围绕 “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实施路径” 这一主题,着重强调:企业安全隐患治理,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不能抱着侥幸心理,对安全隐患存在轻视态度。有些员工认为一些小的隐患不会引发大的事故,或者觉得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,从而忽视了隐患的存在和治理。这种思想上的麻痹是企业安全隐患治理的最大障碍。企业必须树立 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” 的理念,充分认识到安全隐患的危害性和治理的紧迫性。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白,任何一个看似微小的隐患,都可能成为引发重大事故的导火索,只有时刻保持警惕,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。

各部门负责人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要放到对企业的生产环境、设备设施、工艺流程、人员操作等进行全方位、无死角的排查。不仅要排查那些显而易见的隐患,更要深入挖掘那些隐藏在深处的、不易被发现的隐患。安全管理部门采用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、专业人员排查与员工自查相结合的方式,确保所有的安全隐患都能被及时发现。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,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,明确每一个隐患的治理责任人、治理期限和治理措施。对于能够立即治理的隐患,要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整改;对于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才能治理的隐患,要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,并按照计划逐步推进。同时,要加强对隐患治理过程的监督检查,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。

最后强调: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也不容忽视。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,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。要让员工了解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,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,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。

关键词: